跳转至

食物中毒:您必须了解什么

食物中毒: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生说:“这只是食物中毒。
”他的声音里有某种宽慰。
然而,对我妻子来说,这感觉可不只是“普通的食物中毒”,当她开始感到恶心并且到处呕吐的时候,冲向急诊室是唯一合乎逻辑的做法。

对于急诊室的工作人员来说,她是每年因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数千名患者中的一员。
那天我得知,每年有超过12万人被送进急诊室,而且这个数字在过去十年里一直在稳步上升。

更让我吃惊的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估计,每年有超过4000万起食源性疾病病例,六分之一的美国人会遭受食物中毒。
考虑到我们的食品供应据说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至少声称是这样)。

暂且不论这些数字,以及我一直告诉妻子偶尔要让海鲜歇一歇这件事,我意识到大多数生存狂并不了解那些可能会破坏他们准备计划(生存准备计划)的食源性疾病。
我们储存各种各样的食物,但关于如何避免成为食物中毒统计数据一部分的文献却很少。

有些人会经历胃痉挛、严重的腹泻和呕吐,因为他们的身体会试图排出那些试图损害他们健康的毒素。
你可能不需要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就能自己挺过来。

然而,可能会有食物中毒的情况使你无法进行对你的生存至关重要的其他任务。
当你处于隐蔽(躲避危险,比如自然灾害等情况)状态时生病了怎么办?你知道食物中毒可能是致命的吗?而且无法确定你是否能够挺过去。

预防永远是你生存的主要行动方案,在处理食物和组织食物储备时这变得必不可少。

除了正确的食物处理和烹饪之外,还需要学会如何识别变质的食物。
在肉类产品中,污染细菌的影响可能是可见的(改变外观、气味、颜色等),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不过,并非所有细菌都会留下普通人能识别的痕迹。

有些食物看起来完全可以吃,但可能充满了不会改变食物气味、质地等的细菌。
在我国,大多数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仅凭观察食物是无法识别的。

让我们来看看已知的罪魁祸首

沙门氏菌
这是全球最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据估计有2000多种不同的种类。
在我国,大约十种沙门氏菌细菌导致了70%以上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病例。

这种细菌存在于温血动物的肠道和排泄物中,可以在牲畜、家禽、家庭宠物、害虫等身上发现。
不过,沙门氏菌也可能存在于其他地方,那些给孩子买宠物蜥蜴的人经常会发现这些小小的、看似无害的生物是沙门氏菌的携带者。

沙门氏菌中毒的症状
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初感染沙门氏菌常常被误认为是流感。
症状相对相似,感染者会发烧、发冷并且肚子疼,之后会腹泻。
这些症状会在摄入受污染食物后的短时间内出现,但不同的人时间有所不同。
通常在6到48小时内症状就会显现。

我们大多数人会在三天后克服这些症状,尽管有些人可能需要长达一周的时间才能完全康复。
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是儿童、老人和那些有既往病史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沙门氏菌往往可能是致命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种细菌是美国食物中毒的主要元凶,也是遍布我们身体的一种细菌,无论我们去哪里它都跟着。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在你的皮肤上找到,当你的皮肤感染(即使是简单的、不明显的粉刺也包含它)时,它的浓度会很高。

由于它可以在你的手上找到,所以不用说,大多数食物中毒病例都是因为食物处理人员在不经意间将金黄色葡萄球菌传播到食物上。
一旦食物被污染并且温度达到100华氏度(约37.8摄氏度),这种细菌就有了理想的环境来快速繁殖。
当它繁殖时,金黄色葡萄球菌会产生某些毒素,这些毒素才是导致食物中毒的真正原因。

当食物中含有这些毒素并且你食用了变质的产品时,你将在两小时内开始出现症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的症状
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会导致严重的腹泻和呕吐,还会有难以忍受的痉挛。
我因为吃了腌肉而食物中毒,花了两天时间才恢复。
最让我难受的是痉挛,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会因为剧痛而死。

有些幸运的人在一天内就挺过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但平均恢复时间可能长达四天。

食用腌肉、奶酪、布丁以及在室温下放置几个小时后再吃的淀粉类食物时,容易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产气荚膜梭菌
通俗来讲被称为“自助餐厅病菌”,这种细菌是美国食物中毒的第三大原因。
它常见于学校食堂和其他食物经常长时间处于温暖温度的地方。
产气荚膜梭菌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肠道中,在土壤中也有,并且最重要的是,在污水系统中也存在。

产气荚膜梭菌中毒的症状
症状不像其他食物中毒案例那样严重,但患者会感到腹部不适(有时是剧痛)、恶心和腹泻。
在被这种病菌感染的人中很少见到呕吐现象。

你会在食用受污染食物后的8小时出现症状,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长达48小时。
大多数感染者都能顺利康复,但如果你有溃疡,那么看医生就变得非常必要了,因为它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风险。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与乳制品有关,因为它在这种食物中能够很好地生长,即使在冷藏温度下也一样。
它经常出现在牛奶和奶酪中,孩子们通常是从冰淇淋中感染上的。

李斯特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它不像其他细菌那样被视为危险,特别是因为它引起的症状很轻微,人们恢复得很快。
它经常被误认为是轻微的流感,因为症状相同,你可能经历过却不知道它的存在。

即使看起来没那么危险,李斯特菌有时也会引起脑膜炎和血液感染。
它是第三世界国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肉毒梭菌
这是其中最致命的,你知道它的常见名称——肉毒中毒。
这种细菌及其孢子自然存在于水和土壤中。
这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元凶,如果你在家进行罐头制作(自制罐头食品),你就特别容易接触到它。

肉毒梭菌的孢子很容易污染你花园里的蔬菜,通过罐装这些蔬菜,你会为细菌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
为了繁殖和茁壮成长,细菌需要一个无氧(或尽可能少氧)的环境。

肉毒梭菌中毒的症状
重要的是要指出,症状可能在食用受污染食物后的12小时内就会出现,并且很容易与其他疾病的症状混淆。
肉毒中毒会攻击你的神经系统,一开始只是感到全身疲劳和轻微头痛。
你会觉得疲倦,可能会认为这只是没什么心情做事的一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开始感到头晕,并且会有复视。
这会导致吞咽困难,并且呼吸会变得更加困难。

当感染者无法自主呼吸时就会因窒息而死亡。
如果人们能够识别初期症状并且尽快寻求医疗救助,死亡是可以避免的,而且经常是可以避免的。

避免肉毒中毒需要特定的准备措施和常识,特别是如果你喜欢在家罐装水果和蔬菜的话。
大多数人感染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保持严格的卫生,而是因为他们品尝了看起来可疑的罐头(乳白色而不是透明的液体)。
你绝对不应该这样做,因为即使少量的肉毒中毒也是高度有毒的。
那种为了看看罐头食品是否还好的“尝一小口”可能是致命的。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说法,我国报告最多的食物中毒病例并非与食品包装和加工生产线有关,因为他们的联邦检查员通过定期和彻底检查食品加工厂来维持秩序。

他们说,每年报告的几乎所有病例都是由我们自己在家里不当的食物处理和加工操作引起的。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当的烹饪和储存也会导致食物中毒。
当你处理或烹饪食物时,你需要学会控制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

首先,你应该控制食物烹饪或储存的温度。
未煮熟的食物是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食用在不当条件下储存的食物也是已知的原因。

其次,你应该避免食物的交叉污染,并且在处理食物时始终保持严格的卫生。
如果你宰杀动物并且注意到肉的质地和颜色发生了变化,最好是妥善丢弃肉,并且彻底消毒你工作的环境和使用的工具。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需要了解各种食物的保质期。
虽然有些食物在过了保质期很久之后仍然可以食用,但在某些情况下你不应该拿健康冒险。

你无法正确判断过期食物是否还能食用,因为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有些食物可能被污染了却没有改变其质地、颜色或气味。
安全起见,最好扔掉那罐过期的花生酱,反正明天还可以再买。

预防食物中毒的几个小贴士:
确保你的冰箱正常工作并且保持稳定的温度。
主隔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到40华氏度(约0到4.4摄氏度)。
对于冷冻室,温度需要达到0华氏度(约 -17.8摄氏度)。

从超市购买冷藏食品后尽快带回家。
不要因为外面冷就让它们在车里放置超过必要的时间。
我在购物时最后购买冷藏物品,以防止冷藏物品解冻和升温。

说到解冻,永远不要把冷藏食物放在柜台上一整夜。
最安全的方法是在使用前几个小时把冷冻食物放在冰箱的主隔间里。

很多人把做好的食物放在柜台上冷却一天。
把剩菜放进冰箱,并且为了让食物冷却得更快,可以把它们分成更小的块或份。

细菌无处不在,它可以在工具、毛巾、衣服等上面找到。
为了避免交叉污染,总是使用干净的餐具并且保持严格的个人卫生。

在处理生肉时使用不易渗透的砧板,因为无论你洗得多么干净,总是有将肉上的细菌传播到沙拉上的风险。

永远不要把食物蘸进罐子里或者用手直接从容器里拿食物。
你会污染食物,而且你不知道这会导致什么后果。
改掉直接从牛奶罐或者橙汁瓶里喝东西的坏习惯。

如果你喜欢在家保存食物,总是清洁和消毒当天使用过的餐具、容器以及所有东西——一些卫生官员强调需要在厨房里配备紫外线灯。

食物中毒不是一个应该被忽视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生存狂和生存主义者来讨论这个话题。
即使你一生中经历过几次,对你来说只是肚子不舒服,但无法确定什么时候这些痉挛会变成更糟糕的情况。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这个国家已经习惯了吃让我们生病的食物,这对大众来说已经变成了一个“正常的过程”。
大多数人认为我们是一个发达国家,什么东西都有药丸来解决,不应该担心肚子不舒服。

在一个能提供广泛医疗护理的环境中,有医疗专业人员尽一切努力挽救生命,这可能是真的。
但是问问你自己,当你独自一人时,你打算吃的过期泡菜罐头,会是“普通的食物中毒”,还是会变得更糟呢?

引用:https://www.survivopedia.com/food-poisoning-what-you-must-know-about-it/
原文: https://s6.tttl.online/blog/1736460477/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