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疫情远未结束,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信息

标题:新冠疫情尚未结束,你需要知道这些

新冠疫情在美国乃至全球似乎都还远未结束。
许多问题正在阻碍抗击新冠病毒的进程。

只要存在社区传播,就可能随时出现新一波疫情,因为病毒一直在变异,它的传播能力、传染性和致病性都会发生改变。

有些声音称新一波疫情已经开始,而且在彻底结束之前情况会变得更糟。

一、数据情况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美国的感染人数、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再次上升。
本月,美国有35%的县面临着高水平的社区传播。
此外,在90%的美国司法管辖区内新冠病例数呈上升趋势,那些疫苗接种率低的地区每天都有疫情爆发。
令人不安的是,德尔塔变异株(B.1.617.2)是主要原因,它快速传播且极易传染的特性占了近期美国病例的83.2%。
上周,CDC表示“当前每日新增病例的7日移动平均值(40,246例)较之前的7日移动平均值(27,443例)增加了46.7%”。

二、病例上升的原因
1. 民众行为放松
许多州解除限制后,人们开始放松警惕。
他们似乎忘记了疫情曾让国家和整个世界陷入困境。
人们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不想再听社交距离、戴口罩或者接种疫苗之类的话。
甚至基本的个人卫生习惯在一些人眼中也失去了意义,现在大家都觉得自己“自由”了。
有些人不管是否接种疫苗都拒绝戴口罩,也不想遵守规则。
你可能在网上看到过因为不戴口罩而被商家拒之门外或者被赶下飞机的视频。

  1. 疫苗相关因素
  2. 接种困难:获取疫苗存在实际或被认为的困难,即使近几个月疫苗的可获取性已经大幅提高,联邦政府配送的剂量也比以前多,但有些人仍然无法接种。
    还有些人处于观望状态,想看看本地情况的发展,或者认为疫苗不是免费的而自己负担不起。

  3. 疫苗副作用担忧:疫苗副作用是个重大担忧,即使有些副作用并非真实存在或者未被证实。
    网络上充斥着关于疫苗本身及其长期健康风险的矛盾信息,还有一些未经证实的说法,比如会导致不育。

  4. 年轻人群体因素:似乎年轻人中的病例有所增加,那些之前错过人际交往和社交活动的年轻人现在抓住一切机会让自己被关注、被听到、被触摸,结果越来越多的年轻健康人因严重的新冠感染而被送进医院。

  5. 对机构的信任缺失:焦虑和沮丧情绪达到了顶点,人们难以承受疫情带来的压力。
    过去一年半来压抑的恐惧、愤怒、悲伤和沮丧情绪开始爆发。
    此外,对机构缺乏信任让人们犹豫不决。
    毕竟,很多卫生系统令人失望,一些政府机构本可以提供支持或者帮助企业研发疫苗以防止疾病快速传播,但却没有做到。

三、疫苗的情况
疫苗研发出来后,人们重燃希望,有些人迫不及待地接种疫苗以恢复正常生活。
但不幸的是,尽管无数次证明疫苗是有效的,但在让人们接种方面似乎仍未走上正轨。
人们不想接种疫苗,关于疫苗接种有很多争议。
有些人担心疫苗可能含有有害物质,还有些人不相信这种疾病存在,所以觉得不需要接种。
其他人因宗教信仰拒绝接种,还有些人不想成为“小白鼠”。
目前美国有56.4%的人口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估计约49%的人口完全接种了疫苗,但疫苗接种数量几乎每周增长很少,接种工作的进展比预期慢。

CDC表示,如果只是部分接种疫苗,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最终还是会生病,并且会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完全接种疫苗的人能免受重症、住院和死亡的威胁。
正如前面提到的,病毒传播越广,出现新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我看来,这将导致需要接种额外的疫苗剂量。
从全球目前的疫苗接种活动和努力来看,病毒似乎会一直存在。
即使美国70%以上的人口接种了疫苗,仍然可能从其他国家“输入”新的病毒变异株。
我们将陷入无休止的抗击循环,无法确定是否能战胜疫情。

此外,围绕疫苗的各种阴谋论大大减缓了接种努力。
据估计,拒绝接种疫苗的人中有一半至少相信一个关于新冠疫苗的阴谋论。
疫苗本来声誉就不太好,但这些疫苗在阴谋论方面似乎是最严重的。
社交媒体传播关于疫苗的虚假信息和观点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你应该怎么做
1. 获取可靠信息
很多人不接种疫苗的原因各不相同,有时候他们周围的人会觉得这些原因很荒谬。
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恐惧是一种强大的情绪,它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与其谴责那些害怕疫苗的人,不如支持他们并提供正确信息。
只要能理性沟通,就能进行建设性的讨论,希望他们能解答所有疑问。
同时要知道,一旦感染就不能接种疫苗了,必须等至少60天才能接种。

  1. 保护自己
    随着越来越多的州采取放松措施,人们似乎忘记了洗手应该是常识而不是防止病毒感染的规定措施。
    如果所在地区疫苗接种率低,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是明智的选择。
    如果家人或社交圈里有未接种疫苗且有基础健康问题的人,尽量减少他们前往拥挤场所的机会,并建议他们戴口罩。
    即使已经接种了疫苗,也应该明白没有100%的防护保证。
    例如这个月,65岁及以上的人群住院率最高。
    我一直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如果你养成使用它的习惯,不管你是否害怕新冠或者其他病毒感染,都会让你安心。

  2. 不要成为问题的一部分
    人们喜欢挑起冲突,媒体也热衷于此,因为这是吸引眼球的“异常”事件。
    比如看到有人反抗阻止疫情传播的规定,但要思考这样做是否值得为了暂时的情况而制造丑闻。
    如果要乘坐飞机,为什么非得拒绝戴口罩直到到达目的地呢?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冒着被航空公司禁止乘坐的风险值得吗?这样做可能会得到一些满足感甚至网络上的名气,但要权衡风险和收益。
    疫情总会结束,到时候还是会因为这件事被禁止乘坐某家航空公司的飞机。
    所以要冷静下来,着眼于最终到达目的地这个目标,不要给媒体提供更多素材。
    同样,对于那些进入特定场所拒绝戴口罩的购物者也是如此,不要因为不喜欢商店的政策就与员工起冲突或者制造丑闻,以免被逮捕留下记录,可以把生意做到别处。

  3. 停止传播虚假信息
    有些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在社交媒体上传播从网上找到的虚假信息,因为这些信息符合他们的目的或者他们认为是在做正确的事。
    在传播任何网上看到的信息之前,最好核实其来源,确保所读内容真实。
    如果不研究话题就点击分享,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五、总结
疫情远未结束,主要原因还是人性。
我们可能有手段结束疫情,但对政府机构和机构的不信任有时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此外,为了盈利而传播虚假信息和阴谋论严重减缓了我国的免疫进程。
近期感染和住院人数的增加清楚地表明,距离恢复正常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在自身安全和同胞福祉方面都应该负起责任。

引用:https://www.survivopedia.com/the-pandemic-is-far-from-over-and-heres-what-you-need-to-know/
原文: https://s6.tttl.online/blog/1736468811/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