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预科生,我希望有人告诉我的14件事
新手生存狂必看的14点建议
在我刚开始做生存狂的时候,这个概念还没出现呢。
那时候我们被称为“生存主义者”。
虽然有人说这两者有区别,但对我们来说,如果属于其中一种,很可能也属于另一种。
如果不是,那应该成为其中一员。
如今的生存准备和当初我开始的时候有很大不同。
当时我们比现在更小众,而且还没有专门为生存准备设计制造产品的市场细分领域。
我们能找到的生存用品大多是背包装备,虽然对我们有用,但选择并不多。
自那以后出现了很多好的产品和想法,当然也有一些不太好的。
当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生存和求生相关的网站以及YouTube频道。
那时候互联网不过是个试验品,所以我们获取信息比现在有限得多。
不过我发现,很多我当初的问题也是现在很多新手生存狂面临的问题。
这个列表并不全面,我相信肯定有人有其他问题。
这些只是我能记得多年前的问题,也许也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钱花多少不是关键
最初阻碍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年轻且没什么钱投入到生存准备中。
因为买不起好装备,很多东西我就干脆不买了。
但如果真的发生灾难,有便宜装备总比什么都没有好。
购买便宜设备虽然不是最好选择,但总比没有强。
还有一部分人过于热衷于花钱,尤其是在逃亡车辆等方面。
我并不反对拥有逃亡汽车甚至改装它,但这不应该定义我们作为生存狂的身份或者成为准备就绪的必要条件。
二、知识永远比装备重要
像很多人一样,我太过于强调能买什么而不是能学什么。
学会如何生存最终比拥有最新款的求生小工具重要得多。
毕竟那个最新款小工具可能连制造商宣称的功能都实现不了。
知识能让我们在没有某些装备的情况下应付过去,因为我们可以用其他东西替代或者自己制作。
从那以后,我自己制作了很多生存装备。
如果我身处没有必要设备可用的生存状况下,我有信心我能比《百战天龙》里的马盖先还厉害。
三、购买优质装备
优质装备至关重要。
当你的生命依赖你所拥有的设备时,一把便宜的刀或者二十元的帐篷是无法胜任的。
便宜的包之所以便宜是有原因的,制造商要么没用优质材料,要么产品设计得不够耐用。
生存对我们自身是考验,对我们的装备也是。
如果你的刀断了或者睡袋因为质量差而漏了棉花,这是很严重的情况,可能会让你丢掉性命。
四、注意背包重量
背包重量是我们现在会讨论但当时不会的话题。
我从当地的军用品店得到了很多装备,那些装备足够结实,但也很笨重。
后来我在军队服役时,真正体会到了我之前购买并看到的背包装备的价值,因为我背着70磅的包翻山越岭。
我们大多数人背着逃亡包走不了一整天,因为里面东西太重了。
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办法——减轻重量或者锻炼身体。
两者都应该进行,但减轻包的重量意味着当我们锻炼好身体后,更轻的包会更容易携带。
好的背包装备很贵,一般来说越轻价格越高,但如果你打算背着这些装备,这是值得的投资。
五、不能指望靠山吃山
当初的想法是一旦出事就跑到山里靠山吃山。
当时我没意识到这有多难。
实际情况是可捕猎的猎物不够,尤其是如果很多人都跑到山里想靠山吃山的话。
在我们国家早期这或许可行,但现在人口众多而猎物数量相对较少。
现在跑到山里意味着有个已经储备好物资的地方可去,在那些物资里应该包含种子,这样就可以开垦土地开始种植。
虽然你可能从自然中获取一些食物,但大部分还是得自己种植。
六、逃亡计划没有目的地就不完整
当时离开危险地带并不意味着前往一个准备好的生存避难所,只是跑到山里去。
我住在落基山脉脚下,那些山就是我当时想到的目的地。
然而住在那些山里非常艰难,冬天的时候极其危险。
如果没有温暖的住所和足够的柴火,我都怀疑自己会先被冻死还是饿死。
七、不喝未经自己净化的水
当时我们还有一个错误想法,就是喝山溪里的水而不净化。
一般认为没有什么东西在我们上方污染它。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很多人去露营时,以为可以把山溪当厕所,这比工业污染更危险。
我喝山溪水没生病,但我知道有人因此生病了。
现在我不会像以前那样在背包带上装个金属杯直接喝山溪水,而是带上Lifestraw(一种净水设备)。
水还是那么冰冷清澈,但至少喝起来是安全的。
八、保持健康体魄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生存都是体力活。
如果你身体不健康,就会更加困难。
仅仅是背着满包走路就能把你累垮,更别说砍柴和运水了。
如果我们想要生存下去,就需要减掉多余的体重并锻炼出一些肌肉。
这对于打算在家坚守的人来说也是一样的。
九、居家坚守比逃亡更好
自从我开始生存准备以来,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
当时认为逃亡是正确的做法。
但那时我们担心的是热核战争。
我住在丹佛市联邦中心附近的山上,如果发生核攻击,我的家可能就没了。
如果我没逃出去,也可能活不下来。
我们现在面临不同的问题,所以居家坚守比逃亡更有意义。
虽然仍然有一些情况需要我们逃亡到安全地带,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
待在家里居家坚守意味着我们有住所,还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来帮助我们生存。
虽然不是所有东西都有用,但比我们逃亡能携带的东西要有用得多。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有逃亡计划以防万一。
这个逃亡计划,包括生存避难所和实施计划所需的一切,都是我们整体生存计划的重要部分。
它们只是从第一道防线变成了最后一道防线。
十、持续储备物资
没有完全的储备物资这种说法。
不管你有多少,总是可以用得上的。
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相同的物品以及你之前没考虑储备的其他物品。
我们都不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灾难,所以无法知道我们要靠这些储备物资生活多久或者还需要什么其他物品。
我原以为自己在2018年就为流感大流行做好了准备,那是在新冠疫情(COVID)爆发之前。
但仅仅几个月我就用完了所有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和其他储备物资。
我没有意识到流感大流行的规模或者它会持续多久。
所以我并没有准备好。
问题是,还有哪些潜在的灾难场景是我没有做好准备的呢?这就是为什么即使看起来已经足够了,我还是需要继续储备物资。
十一、邻居可能是最大的危险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没考虑到邻居会有多危险。
但我们都听说过,走投无路的人会做出不顾一切的事情,一旦发生灾难,很多人就会陷入绝境。
他们会做出以前从未想过的事情来给他们的孩子弄到食物。
家庭防御已经成为生存准备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这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自卫不是生存需求的前三名,但如果我们不能保护自己,其他的就都不重要了。
我不想杀害那些只是想给家人弄点食物的无辜之人。
但同时,我也不愿意让我的家人成为受害者,让他们抢走我们的东西。
我会保卫我的家人和我的家,我希望能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充满同情心地去做这件事。
十二、必须实现自给自足
虽然我们都明白住在农村的农业社区会更好,但没人谈论过需要自己耕种土地或者哪怕种个菜园。
我们的重点是野外生存以及在灾难发生后的最初几周如何度过。
不知怎的,我们以为在那之后就能靠山吃山,但正如我已经说过的,这是行不通的。
不管我们谈论的是热核战争、电磁脉冲(EMP)还是其他世界末日(TEOTWAWKI)事件,我们所有人要想活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实现自给自足。
我们需要能够生产我们所需的一切或者从自然中获取。
这不容易,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十三、带着装备训练
当时有一种倾向,就像我现在看到的一样,就是把装备留到需要的时候再用。
幸运的是,我最终带着装备进行了训练,虽然我并没有计划这样做。
这主要是因为我的生存装备也是我的露营装备,我喜欢原始露营。
我会背着我的包(包括食物)进入树林,一次待上好几天。
这给了我所需要的训练,如果我不喜欢露营的话,就无法得到这种训练。
带着装备训练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原因是学会如何使用它。
逃亡的时候不是第一次使用露营炉的时候。
到时候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考虑;使用露营炉必须已经是你的本能反应。
第二个原因是测试装备本身。
我买过很多装备,因为看起来不错或者有人推荐,结果发现做工不好,在高强度使用下就坏了。
如果我没有带着这些装备训练,就不会发现这些问题,就会在不能承受失败的时候带着它们。
十四、加固住所抵御攻击
我之前提到邻居有多危险,这是我年轻时没意识到的。
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仅仅是准备好枪支并且练习使用它们。
我们需要更进一步,把我们的家变成一个难以攻破的堡垒。
我不是说要让你家看起来像个堡垒,那样会表明里面有值得保护的东西;我是说要加固房子让它成为一个堡垒,但又不那么明显。
这主要意味着要做比门闩和窗户锁更多的事情,这些东西是可以被破坏掉的。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这样如果有人想进入我们家就需要费一番功夫。
这里没有足够的空间详细讨论这些措施;也许我以后会谈到。
但可以用这个来测试——如果你的邻居能用撞锤闯进你家,那你还没有加固到位。
加固你的家能为你做两件事。
首先,可能让你不用战斗,在他们开枪之前就先把他们击毙。
其次,在有人攻击你家的时候,能给你争取到那宝贵的几分钟时间去拿枪并进入射击位置。
这几分钟可能关系到你家人的生死存亡。
引用:https://www.survivopedia.com/14-things-i-wish-someone-had-told-me-as-a-new-prepper/
原文: https://s6.tttl.online/blog/1736470846/